相可相 非常相 形可形 非常形
文 / 王信豐
台灣美術運動在終戰後的發展有兩大脈絡,其一為台灣前輩畫家,留日或留歐以油畫膠彩為主,大都承繼了日風或印象派的餘緒,其二是隨國民政府渡海來台的水墨畫兩大主流。在戰後物質匱乏的台灣社會,參與美術活動的人口數量其實不多,大都依存在大學的美術系所平靜的延續著,直到六、七零年代的西潮,美式文化湧入,台灣於是也隨著西潮的起伏波動而波動。現代主義的思潮攻佔了台灣,也引領了一個新的台灣啟蒙運動,新的論述,新的勢頭,被壓抑、馴化的呆滯固狀形式開始受到質疑批判與挑戰,當時的東方、五月兩個前衛水墨畫會,作品更以西畫的形式做突破,帶領當時的「國畫」迎向一個新的流風,我們見證了這個歷史前進的軌跡同時也受到波及和啟示。
沈昌明青少時期的成長,也處在這新舊世代夾雜交會的年代,他對傳統有著深刻的認知與修持,對現代藝術的觀注與實踐也保持著狂熱。在被啟蒙與自我啟蒙到自我實踐,一路走來始終如一。藝術就是他的信仰,而人像素描、速寫更像隨身包,手感之好總能在短短十幾分鐘搞定。筆下呈現的人物總是栩栩如生形神兼具,長年累月的苦練精練,令他在素描紙上的操作書寫有如神助。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沈昌明反倒以人物素描著名,卻忽略了他在畫布上的成就。沈昌明生性內斂自持,在與洪宛均小姐成立荷軒新藝空間之前,也都沈潛翱遊畫布之間,十幾年來咸少参與畫會的活動,但對藝術圈的生態卻一點都不陌生,一直保持觀注與理解。
五年前,沈昌明的一場人生俱變,喪子之痛盤踞了他的人生,也改變了他對生命真諦的解讀,瞬間的劇痛難以彌補的缺憾,沈昌明因此親近了「心經」,並藉由抄經,生命因而得到救贖。從易經的啟示「陰陽相生、虛實相應」之道並轉化為他繪畫創作的內在精神元素。在這回展出的作品中有一部份,他假藉經文文字以西方古典樂中的賦格曲的形式,在畫布以兩組文字的交疊並輔以色彩,並採用大量的金色、紅色、黑色,粗壯如篆的文字符號,錯置的舖陳,令畫面更有想像力,更有強度和視覺張力,作品可以說都巳超越表象而是自我的心象展現,可用「相可相,非常相;形可形,非常形。」來形容了。
沈昌明這回展出的作品有人物、山水風景、文字意象。小至二十號大到幾百號巨作所在都有,氣氛細膩氣勢磅薄與才情,更可見到他那幾無障礙的書寫技法充滿了現代感,更是令人折服。作為一位藝術工作者,有一流的技術未必是一流的畫家,但一流的畫家必定俱備一流的技術。平面美術中的「美術」就是美的方法、美的技術,要求心眼手三合一協調性的流暢。時下從事現代藝術者常假現代之名行率性潦草之實,沈昌明的作品充滿了現代藝術的符號和語彙,但慶幸的是見不到一般現代藝術的習氣。
沈昌明2013高雄個展
【空故納萬境】
展出日期 7 / 8 ~ 8 / 18
TEL:(07)767-7566 營業時間:AM11:00-PM21:30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