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2月12日 星期四

【野犬記憶】森山大道2013攝影個展


【野犬記憶】森山大道2013攝影個展
2013 / 12 / 12 ~ 2014 / 1 / 8

森山大道(Moriyama Daido)以街拍呈現真實現象的攝影風格,獲得無數藝文愛好者、專業人士與國際大獎的肯定。他曾堅定表示:「我的世界是為了攝影而存在。」歷經四十多年創作生涯,這位當代攝影大家以無與倫比的堅持和歷經深思的藝術手法,至今仍持續記錄他的街拍人生 。

【野犬記憶】展覽現場
【野犬記憶】展覽現場
更多展覽照片請按此 " 連結 " !!!

森山大道 - 野犬記憶  個人攝影展
展出作品完整,創作媒材多元

森山大道的創作啟蒙於1958年,成熟於1968年。1971年時,他在青森縣拍攝時,在由下榻之處走向街道時,一隻狗從他面前走過,以傲然不屈的姿態斜睨森山。這隻野犬大大撼動了森山,在拍下這隻狗的那一刻起,牠就與森山的靈魂合而為一。透過森山的記錄,這張作品使觸動無數觀者。人們一提到森山,總會想到這幅作品〈犬〉。從此之後,森山自況為野犬,他永遠在道路街頭即時即拍,以野犬的桀傲態度冷靜剖析城市、事件與人性,為這隻野犬的記憶留下最真實的記錄。

今年秋天在台北舉辦的「森山大道 - 野犬記憶  個人攝影展」,不僅將展出森山大道的重要作品,也是台灣首度以「畫布」材質表現森山攝影藝術的展覽。在以畫布型態展出的作品中,森山代表作〈Rolling Stones〉與〈Hawaii Dog〉都是全球僅存一張的畫布展品。
本次展覽另以銀鹽型態展出森山早期的四個創作系列- 1968Provoke Series(挑釁)》、1971  New York Series》及1987年的《Tights Series(網襪)》和《Tiles Series(磁磚)》。
先生的創作題材非常廣泛,擁有強大的原創力、感染力,且具備極富研究價值的學術性。先前台灣藝文單位為森山所舉辦過的攝影展,展出作品較為零散,荷軒新藝空間對於有機會可以跟森山大道基金會合作,在本年度舉辦「森山大道 - 野犬記憶   個人攝影展」,感到相當榮幸希望台灣的朋友千萬不要錯過探索大師創作歷程,接觸以不同媒材展現攝影作品的絕佳機會。

森山大道,自況為野犬的當代攝影大家

森山大道曾以打趣方式形容自己的街拍姿態:「像一條狗,在路邊街道排泄似地拍攝照片。」此話說來輕鬆,卻將森山大道冷靜犀利、桀傲不馴的人生觀點與創作思維表露無遺。

森山代表性攝影集《犬的記憶》就是他上述觀點的具體展現。這部攝影集的創作始自1984年、成於1997年,是森山大道匯集十數年人生經驗、創作靈感與周遊見聞的心血結晶。在這些作品中,森先生展現他一貫的創作理念- 以路邊野犬冷靜抽離的態度,觀察一座城市的脈絡紋理,觀察一件事物的細節背景,觀察一個或一群被攝對象的表情、情緒、肢體與動機。但這樣野犬般的創作態度不只見於《犬的記憶》,綜觀森山大道各個時期的作品,我們會發現「野犬思維」是這位攝影大師一以貫之的中心信念。

藝術是持續的自我探索與修行

Rough ˙Shake˙No Focus粗粒子˙晃動˙不對焦)是森山最為人所知的攝影風格,但這樣的創作手法並非他的初衷。由於在森山的創作初期,民眾面對「被攝影」不如今日那樣自然,森山早期進行攝影時,經常被拍攝對象追打、抽走底片。長期歷經這種宛如苦行僧的創作歷程,使森山練就一身本領 即使攝影當下狀況紊亂,導致影像搖晃、失焦,他回到暗房後仍能以沖洗、拼貼、調整明暗度與顆粒粗細等手法,重新處理素材,使作品富有能量與動感,精準傳達他所看見、所理解的「當下」與「真實」。

至今,森山大道仍偏好以輕便相機創作,他很少用單眼相機拍照。森先生認為:「一個人使用單眼相機時,會不自覺地去講究對焦、構圖等細節,但等你按下快門時,也許已錯過那個觸動人心的瞬間。若以輕便相機拍照,你就可以隨心所欲、依照當下的靈感與思緒任意拍攝。而且在新宿街頭,如果你拿出單眼相機要拍攝路人,對方絕對會很快把頭轉開。但是輕便相機就不會這麼讓人排拒,你甚至可以不用盯著觀景窗,只要把相機對著想拍的目標就能拍攝,而對方不會察覺。」

藝術家的人生是持續的自我探索與修行。歷經青年時期「即興街拍」的創作過程之後,森山開始大量閱讀文學書籍,從中汲取靈感、尋找隱喻,他的作品也漸漸著重於呈現「人物」、「街道」與「城市」之間的緊密關聯。森山認為每條街、每段路、每個城市、每個國家都有其獨特個性。多年來森山大道獲邀至倫敦、巴黎、紐約、台北各地參展,足跡踏遍世界各地。與此同時,他也抱持著寫日記的心情,以攝影記錄對每個城市的觀察與感受,這些作品都收錄於仍屬創作進行式的《記錄》攝影集;而這次展覽的部份展品亦是出自這部《記錄》,荷軒新藝空間誠摯邀請大家屆時前來觀展,親眼見證森山大道在人生各階段所留下的鴻爪雪泥。


森山大道生平經歷簡介 ( 簡易年表 )

都會,森山大道的創作啟蒙

50年代的大阪與東京,即使處於艱辛的戰後重建,卻仍是在文化層面活力充沛的城市。文人與藝術家們承繼大正時期以來的傳統,積極吸納歐陸與美國的多元思潮,持續進行精彩的思辨與創作。出生於1938年的大阪少年森山大道,就成長於這樣物質匱乏、但精神充實的藝文環境之中。

1958年,二十歲的森山大道首次見到美國攝影師威廉‧克萊因(William Klein)作品《紐約》。克萊因的作品因「即興得以呈現真實」,陳述事件脈絡與場域紋理的能量十分強大,森山為此深深受到震撼,因而投身攝影,並採用「街拍」為創作手法。

1959年,森山大道成為著名攝影師岩宮武二的助理。1961年,他為當時的攝影群體“VIVO”所吸引,毅然辭職投奔東京。但在他到達時,“VIVO”已經解散。這個熱愛攝影的青年因此抱頭痛哭,向“VIVO”成員細江英公請託,成為細江先生的助手。

三年後,森山成為自由職業攝影師,經常在橫須賀市的美軍基地週邊進行創作。在這個時期,森山與中平卓馬(Takuma Nakahira)結識,中先生的作品取材、風格、構圖離經叛道,兩人一拍即合,成為終身互相砥礪的摯友。


真實,激發藝術家靈魂深處的悸動

1968年是森山大道攝影生涯的轉捩點,這一年森山大道加入由多木浩二、中平卓馬、高梨豐等人發起組織的先鋒攝影團體 “Provoke”(挑釁)。該團體堅持攝影並非只是一種記錄方式,攝影的任務是「為激發思辨提供最有力的素材」。作為該團體中最強悍前衛的藝術家,森山以大量粗糙、寫實、極具爆發力的作品,顛覆當時日本以精緻唯美作為最高準則的攝影界。

在同一年,森山出版了奠定其藝術地位的攝影集《在路上》。這部作品揭露了他靈魂最深處的眷戀與悸動我們透過這部作品發現,這位藝術家此生的視線將無法離開城市、道路與巷弄,他無法不關注身邊持續發生的真實。直到四十多年後的今天,森山仍隨身攜帶相機, 從不間斷地捕捉人、事、物所留下的印記與軌跡。


在思潮洶湧蓬勃的七零年代,飛向世界舞台

1971年,森山大道與日本插畫大師橫尾中則(Tadanori Yokoo)首次拜訪紐約。這次旅行使森山親身體驗這個當初深深觸動他、使他以攝影作為終身志業的城市空間,親炙美國攝影大師Bruce Davidson與藝術家Andy Warhol作品。人文薈萃、複雜有趣、五光十色的紐約大都會也使他視野大開,獲得極其豐富的創作養份與素材。

1974年,森山大道出版攝影集《紐約:另一個國度》。幾個月後,森山與其它日本新銳攝影師在美國與加拿大舉辦《日本新生代攝影展》,巡迴地點包括紐約當代美術館(MOMA)、聖路易美術館(St. Louis Museum of Art)、明尼阿波利斯美術館(Minneapolis Institute of Art)、溫尼伯藝廊(Winnipeg Art Gallery)、伊利諾大學克蘭內美術館(Krannert Art Museum of Art in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)、聖法蘭西斯科當代美術館(San Francisco Museum of Modern Art)。本次展覽受到全球藝評人士的高度肯定,也在國際間確立日本當代攝影的藝術成就。

擁有全球能見度與知名度之後,森山獲得倫敦、巴黎、馬德里、巴塞隆納、華盛頓與德奧知名美術館的邀約,持續舉辦聯展與個展。他的視線因此轉向歐美各大都市。與此同時,森山也在亞洲地區持續檢視探索,以他獨特的人文觀點與藝術處理手法,持續進行精彩的影像記錄。

TEL:(07)767-7566   營業時間:AM11:00-PM21:30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洪民裕.HUNG Min-Yu

洪民裕.HUNG Min-Yu B.1989-,生於高雄